佘太翠是中國古老的玉種之一,在民間傳聞已久。它產于中國內蒙古地軸渣爾泰山之中,海拔最高為1851米,形成于18-24億年前,是中國地質界、珠寶界知名專家最新發現并予以正式定名的瑰寶。在玉石家族中,佘太翠年代最古老、硬度最高、儲量最多、塊度最大、質地致密、色澤亮麗,令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驚嘆不已,中國地質博物館已將佘太翠樣品作為國寶館藏,還有專家認為“和氏壁”可能出自佘太翠。
佘太翠是近年來世界上發現的僅有的露天玉礦,作為玉石它是地球巖石演變的精華,包含了天地之靈氣,也是中國五千來文明史中發現的最具使用價值的可以用作玉料的石英深變質巖礦。因為該玉石是形成在特定的山體中,夾在石縫中更極為少見,所以是相當珍貴的特種石料。
佘太翠礦屬淺海相沉積深變質石英巖玉,其塊度大(1~6立方米),儲量豐富。如此大規模的裸露玉石礦床在世界上實為首見,令國內外專家驚嘆不已。國際權威意大利專家Foollou教授在礦山考察時感嘆:“這是個令人類驚喜的發現。” 中國石材協會專家林玉華先生評價為:“尚未面世的石材瑰寶。”
佘太翠系白色灰黑色條帶狀石英礦(表內)和白灰綠色條帶塊狀石英礦(表外),緊密鑲嵌的石英碎屑為山區變質重結晶而成,其成份均勻,分選磨圓好。它與其它類型的石料相比較質地堅硬,球形石英碎屑顆粒均勻,黑白相間的隱條帶狀,隱條紋帶狀構造發育,屬優質石料。
佘太翠硬度7.1級,密度2.65 g/cm³;,耐磨度2.2,折光率達1.54,光潔度85~90°。耐酸、堿度100%。耐火度1730~1770℃。不銹蝕,不變色,不風化,底色白潤,綠色純正,半透明并有玻璃光澤,柔潤細膩,油光可鑒,為粒狀纖維交織結構,堅硬致密,與緬甸翡翠屬同樣硬玉材質,具有一般玉石所達不到的硬度,并無放射性有害元素。該玉礦屬于頂級綠色新型材料。目前在國際石材市場上尚不存在同類競爭對手,產品具有絕對的壟斷性和永恒的生命力。
佘太翠作為世界上唯一的、獨特的、豐富的玉石資源,佘太翠質地優,雖不及緬甸翠,河田白玉,但在瑪瑙,蛋白石,河南密玉,獨山玉之上,岫巖玉等軟玉與佘太翠無可比性。是骨灰桶和骨灰盒、鵝卵石、大型雕塑、古建用材等產品上乘原料的。其白色玉石可代替漢白癡玉,用于做成大型雕塑和護欄等,對古建筑進行維修和更換。其優異的理化特性可使其保持幾千年不風化。優質的翠綠玉石,油脂光澤,顏色純美,光澤度高,呈半透明狀。作為玉雕產品可根據原料塊度,雕出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優美造型,如嫦娥奔月、八仙游勝等深受世人喜愛。
烏拉特前旗佘太翠玉實業有限公司由果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巨資組建,公司在中國著名企業家張果喜先生的領導下,將實施“利用大資源,實施大投入,打造大市場”的發展戰略,把佘太翠資源的開發及產生的巨大價值貢獻給社會。